奇台谋划创建“林长+井灌长”长效管护机制:让万亩农田林带不“喊渴”|全球观察

奇台县谋划创建“林长+井灌长”长效管护机制:让万亩农田林带不“喊渴”


(相关资料图)

通讯员 王薇

夏至过后,盛夏来临,阡陌纵横的土地上,冬小麦迎风生长,迎来最后一次灌浆水。

“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一季小麦浇三茬水,才能有个好收成。”奇台县三个庄子镇副镇长、三个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尚志有说,“灌浆水至关重要,可提高小麦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

长期以来,农田灌溉在三个庄子镇一直是个大难题。借着国家大力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东风,全镇已打118眼灌井,近6万亩农田和1.9万亩林带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分建,七分管。由于缺水,以前常有村民超时超面积浇水,还有偷水的现象发生。”尚志有还有个身份——镇、村两级林长,他告诉记者,三个庄子镇想出了土办法,2022年4月,以林长制为统领,在三个庄子村试点“林长+井灌长”长效管护机制。

“三个庄子村有326户1028人,村民从中选出了13名责任心强的人担任‘井灌长’,管护全村23眼灌井。三个庄子镇每年开展优秀‘井灌长’评选,村民自筹资金为每位‘井灌长’每年支付2000元至5000元管护费,激发‘井灌长’的工作积极性。”尚志有介绍。

南风起,小麦黄。6月20日,走进三个庄子村,一望无际的麦田已呈现出片片金黄,微风拂过沉甸甸的麦穗,田野泛起层层波浪。

麦田旁,农户喜耀荣拧开灌井阀门,一股股清凉的井水流入麦田旁的林带里,滋润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今天轮到白顺兴家浇地,我浇完林带就给他家放水。”喜耀荣笑着对尚志有说。

喜耀荣是三个庄子村的首任“井灌长”,也是村级林长。“一是费用透明,二能管护设备,最终目的还是方便农民用水浇地,减轻农民劳作负担。”喜耀荣说,“林长+井灌长”长效管护机制有序推广运行后,“井灌长”严格控制农田灌溉时间和面积,负责灌井的管护和维修工作,确保灌井随时能出水,农户随时能浇地,有效缓解了农业生产缺水矛盾,再无一例配水矛盾发生。

如今,全村23眼灌井遍布1.26万亩农田和500亩林带,平均500亩至700亩地就有一眼井,“井灌长”在配电房刷卡取水,一个人能轻松管理千亩农田和林带。

“实际上,我们不仅要让农田能浇水、浇好水,还要让农户形成节约用水意识。”尚志有举例,“眼下正值灌浆期,我们会核对浇水进度、控制水量,最终确定每小时滴灌浇灌3亩农田最为适宜。”

目前,三个庄子镇在全镇5个村每村设立13名至15名井灌长,在春夏用水高峰期,实行农林错峰配水和林地配水专卡专用制度,村级林长和生态护林员负责监督配水情况落实,形成合理用水、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一年来,在镇、村两级林长和井灌长的共同努力下,三个庄子村圆满完成了120亩村庄绿化任务,栽植红叶海棠、黄太平苹果、长枝榆、杜梨等7600余株,绿化率达到36%,成为奇台县开创“林长+”机制,落实灌溉管护工作的新亮点。

今年,奇台县谋划创建“林长+井灌长”长效管护机制,逐级划分县、乡、村三级林长、生态护林员、井(河)灌长职责,确保每条林带的管护灌溉责任得到认领落实,“林长+井灌长”长效管护机制涉及人工林41.5万亩,县、乡、村各级林长、副林长198名,生态护林员86名,井(河)灌长671名,机井1674眼,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

【编辑:孙亭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