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提质效 深化改革促发展

今年以来,西北油田采油三厂持续深入落实油藏经营管理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实施区块和站库整体外包、设备维保业务大包等业务,进一步增强承包商自主管理积极性,截至目前已实现修理费3年零增长,上半年机泵故障率降低5%,完好率保持 99%以上,关键设备非计划停机率为0,为采油厂生产提速夯实坚实基础。

知难而进,打好提质增效“组合拳”


(资料图片)

采油三厂有779台机泵、316台抽油机及8台天然气压缩机、4台制冷机组等多套大型装置和设备,涉及种类多、业务多、战线长等特点,管理难度很大。

为进一步提升油气集输生产工作效率,保障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采油厂积极组织开展专项调研,发现之前按照工作量结算的维修方式,存在维修时效不及时、维修质量较低、维修成本逐年上升、其中“一事一单一结算”年结算量近1100台次,造成签证核实工作量极其繁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采油厂提质增效发展。

聚焦价值引领,采油厂通过顶层设计和重大问题研究,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决定全面推进设备维保业务大包工作,通过转变承包模式,将机泵、压缩机及制冷机组、抽油机3大类4项维保业务,分批交给了具有专业水平的四家承包商,同时优化管理程序,深入推动设备精益化管理。

“大包后,通过推动报修制和主动维修制的落实,把‘一事一单一结算’改为每月按指标结算,有效降低了结算风险,整个流程更简洁,维修更高效、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物资设备室副经理张继对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

转变观念,推进压实责任“有担当”

5月17日,三号联合站值班员工在对罐区外输泵房巡检时,发现掺稀泵轴承部位有轻微异响,直接联系到机泵承包商天大泵业,说明现场情况后,专业维修人员迅速赶到了现场,2小时就快速解决了轴承锁母松动的问题。按照之前工作流程,类似问题从上报到恢复生产最少需要8小时以上。

“外包不等于放手”。在工作推进中,采油厂积极转变管理思路,与承包商深入交流座谈,建言纳策,互通有无。通过开展融合式管理,承包商主动加入设备管理意识大幅提升,成为了设备维护的“主心骨”和解决问题的“百事通”。同时自觉加大了技术人员驻厂服务、急需配件库存等投入,实时跟踪生产动态,进一步提高处置能力,为设备高效运行提供坚强保障。

在“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承包商自行开展机泵维修检查和保养100余台次,协助制定巡检要点、操作规程30余份,将15台单井隔膜式加药泵更换为柱塞式加药泵,主动更换泵头65台次,整体维修工作量下降70%左右,实现设备管理从保障生产到安全高效的质的转变。

效益开发,谱好高质量发展“同心曲”

“生产没有局外人,要做到‘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大家一起把工作干精干细,算好效益帐,围绕设备高效平稳目标,合力打造价值共同体。”物资设备室经理林德云与承包商进行交流座谈。

大包过程中,采油厂通过建立完善融合式管理体系,重点抓好监督考核和约束激励,设定库存报警值、消耗量评估、优选材质类型等,共同制定质量提升方案,全面降低设备故障率,合力唱响降本增效同心曲。

TP246井加药柱塞泵柱塞表面为镀铬材质,在前期运行过程中,频繁出现腐蚀、磨损现象。发现问题后,承包商新疆天大泵业技术人员自行组织研究分析,提出使用陶瓷材质泵柱塞建议,已更换40余台,使用寿命延长了3倍,年节约费用7万余元。将15台隔膜式加药泵更换为柱塞式加药泵,采油厂年可降本增效近10万元。

“我们现在是以承包商身份尽甲方职责,必须要用心用力保障设备优质高效运行。担子是重了,收入也增了不少,工作起来都很有干劲。”抽油机维保承包商负责人王继平深有感触。

“在大包前,机泵、压缩机和抽油机每年维保总费用年增幅在125万元左右,现在对机泵和压缩机维修频次分别下降10%和17%,承包方年盈利提高近20%,采油厂生产经营整体提速,达到了协同作战互利共赢的目标。”计划财务室秦建科谈到。

【编辑:袁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