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说话 让历史发声--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


【资料图】

近年来,新疆文物考古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吉木乃通天洞遗址是新疆发现的第一个具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期遗址,也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它将新疆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至距今4.5万年前后,为进一步探讨更新世亚欧大陆东西两侧人群的迁徙、交流、扩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通天洞遗址地处北疆阿勒泰地区的西南部、准噶尔盆地北 缘、额尔齐斯河南岸、萨吾尔山的北麓,位于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区内。通天洞遗址核心占地面积约 3 万平方米,以洞穴和岩棚遗址为主,在核心区的东、北、南方向发现了古墓群、岩画遗址等,可能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聚落遗址,延用至铜石并用时代。获评“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9年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通天洞遗址作为草原石城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加大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疆内外游客日益增多,来到这里旅游,同时了解通天洞遗址的历史。

来自克拉玛依游客 曹凤梅说:在这里发现了一个4.5万年前的一个遗址,叫做通天洞,这个通天洞呢是上通下通,左通右通,给人感觉的意义就是路路通,而且挖掘了有好多古代时候的遗址,这个遗址呢,比我们新疆好多地方的遗址都要早很多很多的,所以我就觉得这个遗址值得一来。当我们听到了讲解员的讲解的历史遗址,使我们更加感觉到了这个遗址今后会使我们在旅游景点中会增加了更好的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愿我们这个遗址发掘好了以后,为我们这个草原石头城增加更进一步的光彩。

遗址自2014年被发现,2016年至2022年,共进行了7次考古发掘,对洞穴遗址的规模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联合对遗址周边的进行了勘探,对洞穴周边其他遗迹的分布有了初步的了解。考古人员除了在遗址核心区西北发现洞穴、岩棚之外,还在东、北、南方向发现可能存在较多的遗存,如古墓、遗址等。

来自河南游客鲍奕霖说:听说这个新疆第一缕炊烟升起的地方是草原石城里的通天洞,这里呢是全新疆甚至全中国最早发现大麦和小麦的地方,然后作为一个内地游客,能够看到新疆这里出现内地经常出现的作物,包括大麦小麦,这些都是能够让我们非常引起共鸣的,这里我觉得在5000多年以前,新疆就已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深深的增强了我的文化认同感,也非常希望来新疆的游客能够多来吉木乃游玩游玩,这里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风水宝地。

通天洞遗址是一处综合性的洞穴遗址,是新疆境内第一处堆积序列清楚,年代跨度大的洞穴聚落遗址,填补了新疆史前旧石器考古的空白。作为经丝路经济带上的文化品牌,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有助于提升区域对自然和文化遗产认知,有利于增强地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有利于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立村落发展的增长极,成为乡村发展的抓手,促进乡村振兴。

吉木乃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赛特尔古丽·托乎塔尔别克说:通天洞遗址中发现的连续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还有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堆积序列是非常清楚的,对了解新疆地区五万多年以来古人类演化发展过程,以及探索新疆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该遗址发掘面积241平方米,出土石器、铜器、铁器等各类编号约3000余件。那么发掘也表明,通天洞遗址是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经过科学测定,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堆积的年代距今约为5万年。在旧石器时代文化层中,还发现了十分少见的灰堆,对认识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相关行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遗址中还出土了距今5200多年前的大麦和小麦颗粒,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也是新疆境内发现最早的黍作物。通天洞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现在也因为遗址一系列历史意义,我们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编辑:赵雅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