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甜蜜”产业富乡村

微风和煦,阳光正好。走进沙雅县红旗镇兰干村雅升将蜂蜜产供销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忙着,过滤、装瓶、包装……车间外,满载着一箱箱蜂蜜的卡车整装待发,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兰干村地处渭干河流域,水资源丰富,周围遍布沙枣、罗布麻、骆驼刺、红柳等野生植物,开花期从5月持续到9月,大部分村民都有养蜂传统,但却以散养为主,规模小、销路窄、收益低。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村致富带头人牙森·阿布拉成立沙雅县雅升将蜂蜜产供销专业合作社,开始了他的养蜂事业。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2016年沙雅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经与合作社负责人协商,采用“合作社+村民”的模式,将村民家中蜂箱托管给合作社,以带箱入社、年底分红的方式,由合作社统一养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抱团发展养蜂产业,实现合作社、农户双赢。


【资料图】

在工作队的引导下,村里34户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养蜂规模从500余箱发展到1600余箱,当年人均收入2.5万元。

“之前我家酿的蜜,大部分自食外,卖出去很少,现在把20个蜂箱托管给合作社,还有10亩棉花的收入,每年可以有5万元的收入,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村民阿卜力克木·阿布拉高兴地说。

为了提高养蜂水平,工作队邀请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定期到合作社授课,结合兰干村自然资源优势和当地蜜蜂养殖情况,围绕蜜蜂生活习性、养殖管理技术、人工育王技术、抗病虫害等方面进行培训。此外,工作队组织养蜂人员到伊犁、嘉兴等地参观学习,提高养殖技术,蜜蜂成活率也由过去的10%提高到了25%。

为了提高蜂蜜的附加值,工作队申请乡村振兴项目资金103万元,合作社自筹630万元,建成加工车间和冷藏保鲜库,形成集养殖、采集、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合作社注册“雅升将”“库耐斯”商标,生产沙枣花蜜、罗布麻蜜、骆驼刺蜜等10余个品种。

为了宣传推广特色农产品,牙森江带着自己的产品走进第七届新疆特色果品(阿克苏)交易会,受到客商青睐,一次性签订销售合同12份。

“品尝了牙森江的蜂蜜,味道甘甜、色味纯香、口感细腻、品质上乘,我立即与他签订长期订单合同。”来自上海的采购商对牙森江的蜂蜜赞不绝口。

为了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工作队通过微信、抖音、展销会等方式,宣传推介“雅升将”“库耐斯”蜂蜜,提高知名度。同时工作队引导合作社通过线上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线下租用商铺的方式,将沙枣花蜜、罗布麻蜜、骆驼刺蜜等产品,销往疆内及浙江省、上海市等地,2022年销售蜂蜜400余吨,销售额720余万元,带动5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月均收入3500元。

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又带百花香。“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下一步,我们工作队和村‘两委’,不断扩大蜜蜂养殖规模,提升蜂蜜品质,扩大销售渠道,力争把蜂蜜产业做成村里的优势产业、富民产业。”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魏少锋说道。

【编辑:张家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