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头条:又到援疆接力时 冀疆情深满天山
山川一脉同风雨,冀疆何曾是两乡?
从渤海之滨到天山之巅,漫漫援疆路连接起河北与新疆巴州、兵团二师的两地深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二十五年的接续援疆,河北省不断升级加力。2019年12月26日,随着河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骨干入疆,开启了新一轮河北援疆的大幕。
三年多来,河北省在疆干部人才累计达到1979人,其中计划内援疆干部人才375人、柔性援疆人员1604人。他们肩负组织重托和亲人期盼,弘扬“舍家报国、忠诚担当、团结奉献、创新奋进”的援疆精神,以“来疆为什么、在疆做什么、离疆留什么”为引领,用心用情用力履职尽责,在天山南北、塔河两岸,谱写出气势恢宏的民族团结、交融奋进的河北援疆新篇章。
产业援疆强经济促就业
聚焦巴州、二师发展定位,在国家级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整片建设河北(巴州)科技产业园、组团援建河北(巴州)生态产业园、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高质量发展产业园……
成立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招商中心,出台加强援疆招商引资“十条措施”,实施全员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选派优秀援疆干部划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个片区开展驻点招商,组织参加中国5·18廊洽会、9·26农交会,2021年先后在西安丝博会组织巴州招商推介会、在郑州举办巴州农业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保定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等,三年来先后吸引晨光晨番果蔬、华裕蛋鸡全产业链、英特莱福智能化石油装备制造、河北泽田节水塑管、大有镁业等191个援疆项目落地,总投资650.19亿元。
如今在辽阔的巴州大地,“河北援建”印记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产业从河北、从内地源源不断地转移到巴州、二师。
位于焉耆盆地的冀中能源邢美矿业总投资18.19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4亿元,预计2024年3月投产后年营业收入将达15亿元,利润3亿元。
援疆产业不仅促进经济发展,也增加了就业机会,使受援地各族群众不离土不离乡、家门口就业奔小康。
“我们现在有了新身份,是公司的正式员工了。”焉耆县七个星镇农民艾布拉音·阿卜力孜逢人就说,以前靠打零工和季节工来挣钱养家,收入不稳定,2020年5月来到河北生态产业园的援疆企业新疆宝力富源减隔震器材有限公司工作后,学会了激光切割机的使用,月工资5000多元,后来又把爱人介绍到公司上班,月工资4000多元,现在全家月收入上万元,自己还成了公司机加工车间的班组负责人,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为持续加大就业援疆力度,推进受援地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分别和巴州政府、二师铁门关市政府签订“十四五”对口援助协议,每年安排400万元援疆资金对受援地富余劳动力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电商、快递、护工、家政、餐饮等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培训,“十四五”以来安排援疆资金800万元在基层乡镇建设12个就业培训基地,每年安排2000万元援疆资金支持各县市、团场培育劳动密集型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努力让受援地各族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拥有获得更好工作机会的“敲门砖”和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民生援疆济危难暖人心
张东玲是沧州市妇幼儿保健院主任医师,自2015年8月入疆以来已连续3次援疆,在轮台县人民医院工作了8个年头,目前担任沧州市援疆医生领队、轮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想起刚到轮台时的情景,张东玲对三次8年的援疆成果甚为欣慰,那时轮台县医院虽然规模不小,但医务人员奇缺;仪器也不少,会用的却不多;绝大多数医务人员理论知识欠缺、诊疗思路落后,特别是自己所在的儿科连最基础的临床诊治也难以完成,当地很多病人宁愿跑到百公里以外的库尔勒市就医。
张东玲在积极收治病人的同时,针对儿科医务人员理论基础知识欠缺的实际,定期开展业务知识讲座,开展教学查房及临床操作技能培训,持续提升儿科的整体诊疗水平。
一年半的援疆期满后,张东玲主动申请连续两次援疆。如今三次援疆期满,张东玲以“师带徒”方式培养的4名年轻医生已成为医院的业务骨干,包括儿科在内的全院临床诊疗水平都有了质的提高,当年资助的轮台镇亚克巴格村迪力夏提·亚森已从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毕业,考入轮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
铁关市人民医院原是一个十多年没有实施过手术的团场医院,2020年以来在河北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整体托管下,已进行了三批医疗团队轮换工作,先后选派2名副院长、60多名专家,组成从党委书记到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的援建团队,推动医院发展驶入快车道,目前已成为以骨科为特色,涵盖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等14个临床科室和急救中心、影像中心、检验中心等五大医疗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2022年门诊量、住院人数与托管前相比,分别增长6.94倍、5.71倍。
2020年以来,河北省先后选派200多名医生组成11个“组团式”医疗援疆团队,累计提供诊疗服务8.7万余人次,填补经剑突下胸腔纵隔肿瘤切除术、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医疗技术空白410项,组织医疗专家义诊225场,受益群众22万人次。
河北省第九批对口援疆的三年,正是发生新冠疫情的三年。2020年初,在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没有全员到位的情况下,河北省协调防护服、口罩、隔离衣等价值613.1万元的物资支援巴州抗疫;2020年8月又选派89名医护人员和价值3419万元的医疗物资支援巴州、二师抗疫,使受援地核酸日检测能力由6万人份提高到40万人份;2021年1月,巴州、二师先后向河北省捐赠价值656.89万元的物资支援河北省抗疫;2022年下半年,河北省先后抽调三批次179名医护人员和捐助款物2231万元支援受援地抗击疫情……一笔笔捐赠、一份份爱心无不彰显着冀疆两地守望相助、携手同心的深情厚谊。
援疆大计,民生为本。除了医疗援疆外,河北省集中省内优质教育资源,统筹1170名师资整体托管库尔勒市第二十三中学,组团共建库尔勒市第二十一中学、尉犁县第一中学等学校,协调省内40多所职业技工院校对口帮扶受援地18所职业技工院校,支持帮扶新疆科技学院新增的5个工科专业和3个医科专业,实现了从幼儿园、中小学、职业技术院校到高等院校教育援疆的全覆盖,不仅有效提升了各级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且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教学管理队伍。
三年来,河北省投入2.82亿元实施补助建设富民安居、农村危房抗震改造工程,帮助受援地上万户群众喜迁新居;“多渠道”销售受援地农副产品,在高碑店市建成新疆巴州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在全省各地建成新疆特色农产品销售店28家、销售专柜191个,并通过线上直销、线下推介等方式,构建起从巴州到河北、从产地到市场的直通销售网络。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三年累计助销新疆农副产品76.55万吨、实现销售金额64.52亿元,极大助力受援地果农增收。
交流互融增情谊促团结
3月8日,在河北省定向巴州、二师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中,又有18名巴州和二师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考取了河北省事业单位,其中就业招聘15人、人才培养3人,报考人数和通过人数分别比2020年增长5.8倍、3.6倍,这是河北省不断加大智力援疆力度、创新开展“就业招聘+人才培养”项目、深化冀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所取得的成效。
2020年以来,巴州通过持续开展“百企千岗燕赵行”招聘活动,广泛宣传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先进事迹,吸引了河北省近千名高校毕业生担任西部志愿者,600多名高校毕业生、500余名退役军人来巴州、二师就业……到西部去、到边疆去工作已成为越来越多河北年轻一代的就业新选择。
民相亲缘于心相通。为扩大河北与巴州、二师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三年来河北省累计安排援疆资金2954万元,组织开展100个基层交往交流项目,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与受援地各族群众结对认亲379对,河北省与巴州、二师的68个村(连)建立34对“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村”,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就医等实际困难。
三年来,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积极协调省内优质幼儿园与巴州20多所幼儿园联合开展“冀疆携手创美好 石榴花开共绽放”“小小石榴籽 喜迎二十大”等结对共建活动,暑期组织两地少先队员开展“冀疆少年手拉手 高举队旗跟党走”“情满天山·冀疆两地情相连”等融情夏令营活动,库尔勒市第二十三中学依托援疆教师,成立“河北梆子艺术社团”,把戏曲、书法、井陉拉花等河北省传统文化引进校园,促进文化润疆,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0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巴州人民政府签订《新时代文旅援疆合作框架协议》,组织省歌舞剧院与巴州歌舞团联合排演《艾德莱斯出天山——情系巴音郭楞》剧目,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创新奖;创作河北省首部援疆电影《情满天山》,于2022年6月30日在全国院线首映;支持巴州举办首届诗词大会、建设13个文化润疆工作室和二师建成援疆展览馆、拍摄《守护者》主旋律影片等,组织省心连心艺术团走进巴州、二师慰问演出14场次,持续开展“冀疆情·巴州行”送客入疆系列活动,累计组织7批次自驾团队190余台车辆、13趟旅游专列、20余架次包机、万余名京津冀游客赴疆旅游,冀疆交往交流日趋紧密、方兴未艾。
河北省将受援地干部人才培训纳入全省各级培训计划,三年来共投入援疆资金4819万元,实施培训培养项目99个,受训人数达5100人次,实现受援地乡镇(街道)、村(社区)主要负责同志及各部门、院校、医院业务骨干赴冀培训全覆盖。
犹如一只只“接力棒”,在接续援疆的征程上,河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用真心和行动诠释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团结大爱,河北人民与巴州、二师各族群众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更近、情益深。
从山海关到铁门关,河北援疆的脚步铿锵有力、仍在继续;从太行山到天山,冀疆两地情深意长、历久弥坚……
【编辑:张家伟】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