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播:“小修小补”补齐便民服务短板 一刻钟生活圈便民利民
“配个钥匙最低只要两块钱,两三分钟就好了。”“扦裤边5块钱,其他的最多20块钱。”缝衣修鞋、修自行车、戗菜刀、配钥匙等街边“小修小补”看似不起眼,却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刚需。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小修小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减少。
不久前,商务部提出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部分便民生活圈发现,随着天气逐渐变暖,街头巷尾的修理摊随处可见,这些都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不仅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西路街道八方社区的修理摊位前,商户吴宝荣正在修理顾客的自行车。
“平时给车胎打气、紧紧手刹都是不要钱的。除非更换,一律不会超过20块钱。”吴宝荣说,他在这里修理自行车已经有6、7年的时间了,都是街坊邻居,基本上都是最优惠的价格。
在另一个配钥匙的摊位,居民荣秀华刚刚配好了钥匙。
“配个钥匙最低只要2块钱,很实惠。”宋秀华说,她家就在本小区住,来配单元门的钥匙,两分钟就配好了,相当便捷。
在八方社区,十元理发店、修鞋店、配钥匙、修自行车点等便民摊位、商铺一应俱全,大大小小共有10余处。不仅可以给居民提供更多发展机遇,而且可以满足差异化的消费需求,从业者和居民们成为好街坊,也给社区生活增添更多人情味。
八方社区副主任马惠琴说:“社区将以居民为服务对象、步行15分钟左右为服务半径,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和品质消费为目标,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居民幸福感。”
“明天下午来取裤子,五块钱,扫墙上的二维码。”在米东南路街道众和社区的一家裁缝店里,居民张亮拿着自己刚买的裤子过来扦裤边,店主顾晓芳正在比量他的裤子长度。
顾晓芳做裁缝生意已经有近30年了,扦裤边、扯床单、车被套等业务驾轻就熟,生意一直不错,但价钱却一直未变。
“小修小补”是民生刚需,方便的是居民日常生活。各社区也在不断探索,既要便民也要“暖”民。
众和社区副主任高天顺说:“社区将划定摊位,设置‘小修小补’便民点,供居民从事修自行车、换拉链、配钥匙等生意,既能解决传统手艺人的生计,又能服务于居民。”
在位于米东南路街道同心社区,一间仅仅不到十平米的小铺子,集配钥匙、补鞋、扦裤边、换拉链等服务于一体。
今年50岁的鞠小春和丈夫已经在这里修修补补有20多年了,在铺子的一边,放满了鞠小春的“家伙什”,打磨机、缝纫机、配锁设备以及剪刀、螺丝刀、锤子等各种工具。
“不同的钥匙要用不同的机器打磨,家门钥匙要比其他钥匙质量更好。”在“滋滋”的金属打磨声中,鞠小春掌握着每一条钥匙沟壑的打磨力度,不到两分钟就配出了一模一样的钥匙。
“贴鞋底的时间要久一点,最快也要40分钟,因为需要把原来的鞋底拆掉、打磨好新的鞋底再粘上。”鞠小春说着,手上的活却不停。
寻常百姓家,“小修小补”少不了。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刚需,“小修小补”考验着城市管理的精细度与便民度。
今年以来,米东区各个社区下足绣花功夫,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社区供给服务能力,让更多“小修小补”回归城市,完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展现城市兼容并蓄的人文情怀。
【编辑:袁晶】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