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选:解锁棉花种业“尉犁芯”发展密码


(相关资料图)

3月23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种业产业园新疆尉华现代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车间,机器转得正欢,偌大的车间几乎看不到工人身影。一袋袋棉种走下流水线,被等候的机器人轻松抓取,堆放得整整齐齐。

“从脱绒、筛选、包衣、包装,全流程都实现了机械化。”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闫永奇说,按过去传统的生产模式,这个车间需要30多名工人,而现在只需要18名,标准化生产效率高,种子的品质有保障。

尉犁县棉花种植面积达百万亩,是全国四大商品棉基地、国家级优质商品棉基地。近年来,该县以建设棉种强县、实施种业振兴为目标,引进企业打造种业产业园,不断提升全县棉花种植质量。

尉犁县种业产业园项目于2022年3月动工建设,总投资16亿元,主要包含棉花综合实验室、1万亩智能化育种试验示范基地、40万亩高标准棉花制种田、一流的棉种加工生产线等项目。产业园还申请挂牌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棉花博物馆。

目前,尉犁县种业产业园引进了先进的种子生产设备并投入生产。同时,该产业园联合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成立专家委员会,开展棉花良种繁育、新品种引进加工。初步形成了“产学研、育繁推”为一体的棉种产业体系。

“公司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的鲁棉541号棉种抗逆性强,可有效降低棉铃虫的发生,目前正在参加西北内陆国家新品种审定,审批后就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新疆尉华现代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廉中杰说。

尉华现代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海权介绍,产业园的专家楼、研发楼主体已竣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今年6月将全部投入使用。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种业研发、成果转化、辐射推广一体化的国家种业联合创新基地。预计年产优质棉种1.2万吨,年产值3亿多元,利润近亿元。

据了解,当前尉犁县有棉花制种企业11家,尉犁棉种在全疆棉种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尉犁县将采取集中统一棉花种植品种,一阶段计划统一推广种植80万亩左右,实现从源头提升棉花品质。以种业产业园项目为载体,县域将探索走出“科技引领+数字赋能”良种繁育新路径,逐步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户”良种繁育体系,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种业支撑。

【编辑:孙亭文】

关键词: